C114訊 1月14日消息(趙婷婷)早在50余年前,中國聯通就已經開始與衛星通信結緣,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如今,面向6G空天一體的產業愿景,中國聯通更是躬身入局、創新引領。
近日,C114采訪到了中國聯通研究院泛終端研究中心總監周晶。她表示,目前衛星互聯網產業鏈正不斷成熟,充分引入商業公司加入,越來越開放。我國可充分利用地面產業運營、應用規模、市場創新優勢,來縮小與海外先行者的差距。
未來的應用,需要天地一體融合,利用衛星互聯網自身特點來挖掘機會點,例如手機直連衛星、低空經濟等。中國聯通正積極布局陸海空三大業務線、五張衛星通信專網,具備全業務開展能力,滿足全域接入需求;將繼續作為天地一體融合運營商來發揮作用,與產業廣泛開展合作。
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不斷成熟 愈加開放
周晶指出,衛星互聯網是一種新型的網絡基礎設施,能為用戶提供具有全球覆蓋的、立體的、突破現有地面通信場景限制的網絡連接和互聯網接入服務。相比于基于地面網絡的移動互聯網,具有覆蓋范圍更廣、用戶場景更豐富等特點。
目前,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入局衛星互聯網,一場空間爭奪賽正在上演。政策層面,各國政府大力支持。
在美國,近幾年出臺了多項法律,例如《衛星網絡安全法》和《2023商業太空法案》等,以確保衛星通信安全、并促進商業航天發展;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發布了SCS法規,允許衛星運營商在和地面運營商達成一致后,使用地面網絡頻段,為地面運營商的地面網絡提供覆蓋補充。
我國正發揮舉國體制優勢,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式推動衛星互聯網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重大專項大力支持衛星互聯網發展。
例如,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強化新型基礎設施,前瞻布局6G、衛星互聯網、手機直連衛星等關鍵技術研究。7月,工信部發布的《關于創新信息通信行業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電信業務向民間資本開放,有序推進衛星互聯網業務準入制度改革。
與此同時,衛星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例如,衛星平臺技術、激光鏈路、相控陣天線、火箭回收技術、一箭多星技術等取得一定進展。產業鏈也在不斷成熟,正充分引入商業公司加入,與以前的封閉產業鏈相比,越來越開放。
把握戰略機會點 利用地面產業優勢縮小差距
客觀來看,在很多技術環節上,國內衛星互聯網產業較海外先行者,存在一定差距。
但周晶認為,隨著國內的衛星產業鏈越來越開放,發揮好我國已有的優勢,與國外之間的差距會快速縮小。
一是要充分發揮我國地面產業優勢,利用好已有的地面通信的運營機制;二是要充分利用我國應用的規模優勢,我國人口眾多;三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創新帶動作用,產生一些新型應用,使衛星互聯網用起來,這樣從商業到技術到運營就能夠轉起來。
周晶表示,尋找衛星互聯網的戰略機會點,首先要知道其差異化在哪。“衛星互聯網具有全球性、立體化覆蓋優勢,同時對于廣闊、人口稀少區域覆蓋、應急通信,都有天然優勢。但這些優勢,都需要通過天地融合發展,即衛星網絡和地面4G/5G網絡融合來提供服務。”
例如,在地域廣闊、且人口非密集區域的網絡覆蓋,以衛星網絡為主,天地互補的方式,可以極大的提升網絡覆蓋能效;
在低空經濟領域,無人機的網絡覆蓋,在300米以上就可以通過衛星來提供服務;
以及目前非常火熱的手機直連衛星應用,她認為,其未來技術路線的大趨勢,將是終端和衛星同時做增強,從而使用戶的衛星通信能力更強。
繼續作為天地一體融合運營商發揮作用
在衛星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浪潮中,周晶認為,地面電信運營商的角色其實不會發生大的變化,還是會繼續作為天地一體融合運營商來發揮作用,承擔地面網絡建設和業務運營的工作。
她介紹,中國聯通在衛星通信方面已深耕幾十年。在70年代,由周總理批準建設了我國最早的衛星通信地面站,經過50年延續發展還在提供全業務的保障能力。
中國聯通還擁有運營商中唯一的自有高通量信關站,可提供7*24小時連續通信服務。秉承“中央衛星通信地球站”紅色基因,依托豐富的衛星、地面資源優勢,為國家提供強有力的通信保障,圓滿完成多項重大攻關任務,如護衛神舟13返航、南極科考通信覆蓋、搶險救災抗擊“杜蘇芮”等。
目前,中國聯通正積極開展衛星互聯網相關工作,布局了陸海空三大業務線、高通量移動通信網、航空全球衛星通信網、海洋全球衛星通信網、中國陸海衛星通信網、歐非安全通信衛星網五張衛星通信專網,具備全業務開展能力,滿足全域接入需求。
在2024年年初,還完成了全球首個運營商主導的NR NTN低軌衛星在軌試驗,上行峰值速率可達3.6Mbps,下行峰值速率可達11Mbps,數據速率和4G速率相當。
在戰略布局方面,中國聯通以天地一體融合運營為核心,與產業廣泛開展合作。合作推動高軌共建共享向空天升級,制定天地一體融合終端技術要求,推動終端升級支持手機直連。
同時,面向低軌衛星互聯網,積極承擔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發展責任,依托國家項目,開展技術攻關、試驗驗證、知識產權布局,培育科研能力,加快科研成果價值轉化,推動重大原創成果和關鍵技術突破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服務國家和中國聯通天地一體業務發展。
“未來,中國聯通將通過能力引入、自主探索、央地合作、產業合作等多種方式,加快衛星互聯網商用落地和市場拓展,帶動衛星互聯網端到端產業鏈加快成熟,在手機聯網、車聯物聯、低空經濟、遠洋運輸、應急管理等領域形成標桿,培育聯網業務、算網業務新動能。”周晶最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