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以“數智融合引領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在香港啟幕,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逾千名政企學研代表匯聚一堂,圍繞多個科技領域的最新趨勢貢獻創見。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世界互聯網大會理事長莊榮文,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等出席開幕式。中興通訊董事長方榕應邀參會,并在開幕式上就“加強數智筑基,推動AI進階”這一主題進行了分享。
方榕指出,過去兩三年,AI技術突飛猛進,在多項能力測試中接近甚至超越人類水平,這讓我們看到了AI驅動產業變革的曙光。AI的未來充滿希望,各種新場景、新業態不斷涌現。然而,我們也要冷靜地看到,AI技術實現大規模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克服一系列的挑戰,包括算力普惠、AI應用普及等核心問題,還有安全、隱私和科技倫理的挑戰。結合中興通訊成立40年以來,長期深耕ICT領域的實踐,方榕重點分享了算力普惠和應用普及的中興觀點。
方榕介紹,算力普惠是AI大規模商用的前提條件。現在算力面臨發展瓶頸的深層原因是香農定律、馮·諾依曼架構,還有摩爾定律都在逼近理論極限。所以,需要圍繞模型架構、算力互聯和系統集成等尋求新的創新突破。比如大模型架構,DeepSeek通過算法創新大幅降低了訓練和推理成本,極大地提升了算力使用效率。比如算力互聯方面,中興通訊結合網絡技術創新,實現芯片、服務器、數據中心之間的高速互聯,打造了超級節點與算力集群。此外,中興通訊還通過軟硬件集成創新,推出智算一體機系列產品,解決了AI商用“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同時中興通訊還倡導開放解耦理念,共建開源社區,推動建設開放、普惠的算力新生態。
在AI應用普及層面,AI應用正在從特定場景向全場景拓展,這一過程可以圍繞“新智能、新體驗、新形態”三個方向發力。新智能是相對于“舊智能”而言的,“舊智能”為每一種場景定制一個算法的模式難以大規模推廣,而“新智能”依托大模型的泛化能力,將有效解決行業應用碎片化的“老大難”問題。為此,需要加快行業大模型創新。而新體驗則聚焦為消費者提供極致的感官享受,重點是聽覺、視覺等方面的AI創新應用。新形態是指AI眼鏡、具身智能機器人等,每一種新技術往往都會催生出它自己特有的產品形態。
方榕強調,在推動算力普惠、應用普及的同時,要確保AI安全可靠,解決隱私問題促進數據要素流通,就像趙厚麟先生曾經所說,打破“數據高墻”,讓算力資源像水電一樣流動。此外,我們還要處理好科技倫理,實現AI的包容性發展。
最后,方榕表示,面對新機遇和新挑戰,中興通訊將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加快“連接+算力”的戰略轉型,也期待與廣大客戶及伙伴全面深化合作,攜手推動AI商業閉環的形成,共同邁向“AI普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