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0月12日消息(蘭茜)2024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PT Expo2024)近日在北京舉行。在同期舉辦的“信息通信業賦能碳達峰碳中和創新論壇”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總師肖子玉發表了題為《中國移動C²三能賦能社會綠色創新》的主題演講。
肖子玉表示,構建全面綠色低碳信息通信網絡是行業發展趨勢,在綠色創新方面中國移動已取得一定成效,中國移動發布綠智園區評價標準以及提出算、能、碳協同設計和評價體系,通過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碳達峰碳中和效益評價,實現整個協同設計閉環,構建節能降碳技術體系,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綠色低碳通信網絡成未來發展趨勢
肖子玉介紹,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中國移動在綠色低碳踐行和實踐上有四方面趨勢。首先,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化轉型。國務院頒布《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需加快數字賦能,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與創新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綠色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旋律,未來中國移動將推動網絡結構綠色化演進,推動能源綠色化低碳發展,深化綠色合作。
第二,加快發展綠色生產力,全面構建綠色網絡。“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以及《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積極推進網絡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和綠色升級,信息通信綜合能效比要下降15%。肖子玉指出,基于以上要求,構建全面綠色低碳的信息通信網絡是行業發展另一趨勢。
第三,加快構建一體化綠色算力體系。算力市場發展規模正穩步增長,算力市場逐漸日益豐富,建設綠色發展算力是必然要求。
第四,算力和電力的協同發展。肖子玉表示,我國數字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期,算力和電力正形成相互支撐,協同發展新態勢。綠色電力和算力是經濟社會全面綠色化、數字化轉型關鍵生產力,未來將實現電力帶動算力的綠色化升級,形成協同發展良性循環。
中國移動踐行央企社會責任,打造綠色低碳算力
肖子玉表示,中國移動通過綠色網絡、綠色算力、綠色能源、綠色用能、綠色樓宇、綠色賦能提升綠色化水平;通過機房換新行動計劃,綠色評價實施,綠智園區分布,新技術創新應用,包括雙層雙聯微魔方解耦型冷板式液冷,機房5S空調,市電混供,空調AI智能運維方式體提升綠色化能效。
肖子玉進一步表示,中國移動在能效持續提升方面獲得廣泛認可,地區先進PUE已小于1.25%,標桿PUE在數據中心可達1.2,數據中心年節電近10億千瓦時,年減少近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22個數據中心獲得國家綠色數據中心,連續七年獲評CDP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力企業。截止到2023年底,單位信息流量綜合能效與“十三五”期末相比下降40%以上。
在談到中國移動取得成效時,肖子玉指出,中國移動落實國家綠色發展要求,利用碳達峰碳中和,通過節能、清潔能源以及賦能社會,實現綠色低碳節能降碳,綠色賦能;通過技術創新、前沿技術的研發以及產品的創新、測評和驗證,實現清潔能源節能和賦能的綠色評價體系;通過對線網技術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實現碳效、能效、算效的全面監控和管理,提升整體綠色化水平,實現中國移動的綠色發展目標和愿景。
首先,中國移動發布綠智園區評價標準,提出“一智”“兩新”“四高”“零碳”綠智園區,“一智”是智慧化綜合評價管理,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進行管理。“二新”是新能源電力消納引入以及新技術應用開發。“四高”主要面向高能效、高碳效、高融效,高算效運營指標提升。“零碳”是零碳數據中心的發展理念,打造真正零碳可持續發展的算力園區。
其次,中國移動提出算、能、碳協同設計和評價體系,面向業務、資源、能效、碳排放進行協同設計、評價、優化,完成端到端全生命周期的協同,包括算、網、能協同設計,從算力基礎設施的設計,網絡基礎設施以及綠色低碳的協同設計體系。同時中國移動提出面向協同設計體系的評價標準,包括社會經濟效益評價,以及綠色低碳評價。
在社會經濟效益方面,肖子玉表示,可以通過對算力綠色程度以及算力網絡能力的評價來評價整個社會的數字化發展水平。因此,中國移動建立算力經濟綜合評價指數體系,從三個方面,九個維度,十八個具體指標進行科學評價,充分發揮評價體系的標尺作用,引導各地區綠色算力建立。
在綠色低碳效益方面,肖子玉指出,中國移動提出算效、能效、碳效的評價體系,通過參數化評價以及提升體系、平臺化能力,實現能效評價、算效評價和碳效評價的有效提升,從而提升整體化運行能力。
最后,肖子玉表示,未來中國移動將通過新技術研發投入,創新冷卻系統,可再生能源供電,優化算力調度,推動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攜手業界合作伙伴共同邁向低碳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