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综合网-日韩综合网站-日韩综合一区-日韩综合在线视频-色涩网站-色涩网站在线观看

C114通信網  |  通信人家園

無線通信
2025/4/15 10:31

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深入探討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

C114通信網  

C114訊 4月10日至12日,由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紫金山實驗室主辦的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原全球6G技術大會)在上秦淮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召開。作為大會重要的平行論壇之一,"6G毫米波太赫茲技術"論壇邀約20多位專家學者發表主旨報告、主題演講和參與圓桌論壇,顯示出這一議題在業界的超高熱度。

"6G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論壇在4月12日全天舉行,分為上下午兩場,分別由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工學院未來無線技術工業講席教授吳柯,東南大學首席教授、電磁場與微波工程系主任陳繼新擔任主持人。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工學院未來無線技術工業講席教授吳柯

在上午場,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校長、IEEE Fellow毛軍發為論壇開場致辭。他指出,從1G到5G,通信技術不斷更新,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社會。如今6G技術成為全球通信領域的焦點,要實現高清視頻、虛擬現實、全息通信等大帶寬應用,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帶寬需要擴展工作頻率,而毫米波與太赫茲頻段擁有豐富的頻譜資源,是實現超大帶寬的重要路徑。

第一位報告人是論壇執行主席、東南大學首席教授、IEEE Fellow洪偉,報告主題是"非對稱毫米波大規模波束成形陣列原理、關鍵技術與系統驗證"。5G時代實現大規模MIMO,6G將向超大規模MIMO演進,采用大規模MIMO陣列系統如何實現極致性能的同時降低復雜度、降低成本,非對稱毫米波大規模波束成形陣列是一個解決方案,通過外場遠距離業務承載演示實驗,有效驗證了數字多波束原理和非對稱大規模MIMO承載業務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東南大學首席教授、IEEE Fellow洪偉

香港城市大學講席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郭永新帶來了"面向6G毫米波和太赫茲應用的AI創新:設備建模、MMIC設計和生物醫學技術"主旨報告。報告介紹了如何利用當前火熱的AI工具設計射頻芯片,例如進行芯片建模的全局優化,芯片設計的AI仿真等;以及應用于智慧醫療,例如采用AI工具去除不可靠數據。報告還提到了毫米波雷達測量血壓等6G創新應用。


香港城市大學講席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郭永新

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電子測試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年夫順帶來了"面向6G毫米波與太赫茲測量技術與儀器"主旨報告。測試是通信網絡不可或缺的環節,6G毫米波與太赫茲的高頻段,無疑是對測試技術的重大挑戰。中國電科已經推出了一系列太赫茲測試方案,以及太赫茲集成芯片晶圓級在片測試系統、太赫茲三維封裝天線測試系統、太赫茲MIMO多波束天線測試系統等,并制定了2025年和2030年兩個階段目標,開發基于電子學的太赫茲測試儀器和基于光子學的太赫茲測試儀器。


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電子測試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年夫順

在主題演講環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ISN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盛敏首先探討了"低空按需動態覆蓋技術"。發展低空經濟已成為國家戰略,擁有萬億級的市場空間,低空經濟需要廣域覆蓋的通信能力和精準定位的感知能力,以及支撐大容量業務傳輸的深度覆蓋。當前我國已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地面基礎設施,未來還可考慮采用毫米波技術實現空地一體覆蓋,一方面通過波形優化和波束調整實現廣域的低重疊、無空洞覆蓋,另一方面利用毫米波的窄波束實現動態的按需容量覆蓋,根據低空設備的運動軌跡,精準規劃資源分配。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ISN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盛敏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硅基材料與集成器件實驗室主任歐欣分享了"6G異質集成材料與器件技術"。他認為,6G時代高頻段、高速率特征,傳統硅基集成電路難以支撐,異質集成是微電子技術的未來,通過異質界面的能量約束和調控,突破現有的聲光電器件瓶頸,實現性能的數量級提升。包括高功率電子器件、高速光子器件、高頻聲子器件,基于實驗室開發的"萬能離子刀"異質集成技術,實現高質量單晶薄膜的制備。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硅基材料與集成器件實驗室主任歐欣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信息與通信研究所所長、IEEE Fellow宋令陽介紹了"可重構全息超表面"。實現超大規模6G毫米波MIMO,可采用傳統的相控陣,北京大學聯合中信科移動、中國移動發布了6G全息超表面寬帶移動通信系統樣機。樣機設計了一種具有超薄平板結構的低功耗天線陣列,并利用超材料代替傳統金屬貼片來構建全息圖案,以及全息波束成形傳輸技術,最終形成一套面向6G的新型毫米波多用戶多流寬帶移動通信系統,為未來6G毫米波大規模MIMO高速傳輸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信息與通信研究所所長、IEEE Fellow宋令陽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通信抗干擾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智帶來了"面向通感融合的太赫茲多天線技術及應用"。太赫茲性能優越,也存在覆蓋距離有限、波束較窄等技術問題,實驗室采用CMOS和鍺硅兩種工藝,打造了太赫茲大規模相控陣天線,解決上述太赫茲的技術問題,并面向通感融合的多用戶場景進行針對性優化,取得了明顯效果。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通信抗干擾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智

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二級教授、寬帶無線通信團隊負責人劉應狀探討了6G室內場景下的通信。移動通信技術不斷迭代,但室內業務的移動流量主要是Wi-Fi承載,固網方面FTTR光纖到房間)正在加速推進。6G室內通信FTTR?/C-WAN構架,讓光域與無線域開放的構架深度融合,毫米波和Wi-Fi承載6G時代的室內無線流量,具有更強的高密度場景抗干擾能力。目前,C-WAN構架1.0已完成,2.0版本正在開發中。他提到,未來的家庭路由器將是感、通、存、算、控制的一體機,讓手機、電視機、計算機高度共享。


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二級教授、寬帶無線通信團隊負責人劉應狀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副主任、IEEE/OPTICA/SPIE Fellow王健分享了多場景結構光通信的研究進展。基于結構光的光通信利用了光子空間新維度資源,為解決光通信新容量危機,實現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的可持續擴容提供了新方法。面向未來的6G空天地一體化,場景、傳輸介質將會更加復雜,結構光的引入,一方面將能夠增長容量,另一方面將可以抵御復雜介質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毫米波和太赫茲頻段,結構光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副主任、IEEE/OPTICA/SPIE Fellow王健

論壇上午場的最后兩位演講者,是兩位"6G星辰科學家",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唐盼、東南大學教授潘存華。唐盼的演講主題是6G超大規模MIMO信道測量建模與標準化;潘存華的演講主題是面向超高頻超大規模MIMO的信道測量以及天線間距的研究。兩位青年學者的演講,也為業界研究6G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提供了豐富的參考。


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唐盼


東南大學教授潘存華

論壇下午場由陳繼新教授主持。


東南大學首席教授、電磁場與微波工程系主任陳繼新

第一位演講嘉賓是天津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天津大學講席教授、IEEE Fellow馬凱學。他強調,毫米波和太赫茲技術是未來6G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達300GHz的新載波頻率顯著拓寬可用帶寬,同時在不同頻段遇到不同類型的挑戰。其中,團隊研發的毫米波雙頻視頻傳輸演示系統,基于28nm CMOS工藝,已完成220GHz硅基太赫茲雷達芯片設計和雷達陣列成像演示,并且成功結項。


天津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天津大學講席教授、IEEE Fellow馬凱學

紫金山天文臺射電天文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任遠探討了基于超導探測實現公里級的太赫茲通信。太赫茲頻段也是天文探測的一個重要頻段,能夠穿透宇宙塵埃看到一些冷暗物質,實驗室基于超導隧道結外差混頻接收的太赫茲通信系統,成功在490GHz頻段實現了1.2公里的長距離太赫茲無線通信傳輸,未來還將建設更大規模的太赫茲望遠鏡,實現大容量的星地太赫茲通信。


紫金山天文臺射電天文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任遠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陳文華報告了團隊在硅基太赫茲芯片和器件研究進展。硅基材料在太赫茲頻段面臨截止頻率等多重挑戰,主流趨勢是通過陣列彌補單通道和單器件性能的不足。團隊開發了300GHz頻段的系列產品,以及150GHz頻段的移相器等,300GHz頻段的四通道相控陣芯片,目前正在測試中。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陳文華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院長、教授馮志勇報告了多點協作的分布式通感一體研究進展。他特地強調了通感一體目前基站成本過高,硬件還未實現一體化,低成本、小型化和低功耗是通感一體能否成功的重要制約因素。此外,AI技術將在信號處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院長、教授馮志勇

西湖大學國強講席教授、副校長、IEEE Fellow仇旻則基于6G的大背景,談論了元宇宙方面的研究進展。要實現沉浸式的AR體驗,需要極高的速率,極低的延時,可能只有6G才能做到。具體到技術實現,碳化硅材料在5G時代已有很多應用,將在6G時代獲得廣泛應用,例如打造碳化硅的AR眼鏡,目前團隊已經取得重大突破。


西湖大學國強講席教授、副校長、IEEE Fellow仇旻

復旦大學教授、南京紫金山實驗室高級研究員余建軍報告了太赫茲空天地寬帶通信技術的研究進展。當前星地通信主要采用微波和激光方式,帶寬較低,未來將走向毫米波和太赫茲通信,且抗干擾能力更強。目前主要困難在于傳輸距離受限,團隊因而探索高增益的低噪聲放大器、高增益的陣列天線等,以及多發多收的方式來增強增益,并開展了星地太赫茲通信仿真研究。


復旦大學教授、南京紫金山實驗室高級研究員余建軍

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通信產品總監師進探討了軌道交通對于毫米波技術未來的應用和展望。我國已建成全球領先的高鐵網絡,集成了包括通信在內的大量先進技術。毫米波在鐵道領域存在短距離、中距離和長距離應用,例如短距離可用于軌道檢測,已開發一套24GHz毫米波檢測系統。隨著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26GHz頻段毫米波試驗頻率,師進期望毫米波技術能用于下一代動車組。


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通信產品總監師進

最后一位演講者是中興通訊高級工程師菅夢楠,她強調6G的特征是萬物智聯,需要支持海量設備的接入和異構網絡的融合,高頻段的支持不可或缺。中高頻的覆蓋和成本難題有待解決,中興通訊重點研究了智能超表面技術、近場技術,并致力于推動工程化和標準化。


中興通訊高級工程師菅夢楠

演講結束后,洪偉主持了圓桌論壇,邀約吳柯、馬凱學、 仇旻、余建軍、上海交通大學產研院副院長吳泳澎、菅夢楠等嘉賓就毫米波和太赫茲面臨的挑戰、光通信和太赫茲/毫米波結合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圓桌論壇

6G在2025年迎來了標準制定的關鍵之年,毫米波和太赫茲技術創新業進入了新階段。本次論壇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各行業的專家學者,為6G基礎研究和思想碰撞提供了重要交流平臺,來自各個領域的突破性進展,也為6G技術不斷創新奠定了基礎。

給作者點贊
0 VS 0
寫得不太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C114通信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最新視頻
    為您推薦

      C114簡介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手機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滬ICP備12002291號

      C114 通信網 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21-544511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 久久草在线精品 | 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香蕉 | 免费毛片视频网站 |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播放网站 | 中文字幕福利片 | 国产一毛片 | 办公室紧身裙丝袜av在线 | 一级毛片在播放免费 |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 男女毛片免费视频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高清 | a毛片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 日本中文字幕不卡免费视频 |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 日韩欧美综合 | 一本综合久久 | 天天插夜夜爽 |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 黄色作爱| 国产精品莉莉欧美自在线线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 成人性免费视频 | 日本三级日产三级国产三级 | 一本色道久久爱 | 中国一级毛片欧美一级毛片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 黄色三级欧美 |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成 | 亚洲三级黄色 | 国产操操|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久久 |